English

编导干吗去了

见仁见智
2001-02-07 来源:光明日报 王能宪 我有话说

春节期间与家人一道看电视,本想轻松轻松,岂不知不看则已,看罢却陡添烦恼。一些电视节目粗制滥造,已到了令人不堪忍受的地步。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,说得不客气一点,既是对自身职业的亵渎,也是对广大观众的不尊重。

如在一部明星云集、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里,我不过看了三四集,就有三四处错误,几乎每集都有差错纰漏,兹列于此。

其一、剧中人物对话,问曰:“半面鱼——典出何处?”答曰:“《会稽志》。”这位演员将“会稽”(Kuàijī或guìjī)误读成huìjī。

其二、扮演清代第一大才子的演员提笔书写演戏的海报,竟将《白蛇传》中的繁体字“”写成了“傅”。附带说一句,后来张贴出来的海报却是另外一幅,字倒是写对了,但已不是前面那位大才子手书的了。这样做是很不严肃的,因为“手书”在这里起着特殊的作用。

其三、演员道白:“少废话!”在字幕中“废话”成了“费话”。字幕当中错字甚多,不胜枚举。

其四、演员在张贴缉拿凶犯的画像布告时,由于情绪激动,用力过猛,以至于布景“墙”竟晃动起来,甚至连绘着青砖的泡沫塑料板翘起的边都露了出来。

以上几处错误,前三项属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差错,后一项属于技术方面的疏忽。按理说,这几处语言文字上的差错,都是一般性的常识错误,只要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,就不应当出现这样的错误。至于后者,则更是不应有的纰漏,因为这一“假象”太明显了,谁都可以看出其破绽来,难道摄影师看不出来?剪辑师也没有发现?

这类差错何以总是层出不穷呢?人们一般都归咎于演员的文化素质太低。演员的文化素质固然十分重要,如果他们的语文水平高一些,知识面广一些,像上面列举的几个常识性错误或许就不会发生了。但是演员毕竟是演员,要求每一个演员都成为孙道临、英若诚,都达到人艺所提出的“学者化”,那也是不切实际的,念个把白字恐怕在所难免。我这里绝不是为演员开脱,而是要进一步追究,演员出了差错,导演和编剧干吗去了呢?

我不太了解拍摄影视和排演戏剧的工作流程,但私下猜想,假如要拍一部电视剧,导演大概应当自始至终都在拍摄现场吧,因为随时要向演员说戏,处理各种问题。一旦演员念了错别字,导演即时纠正不就妥了。除非导演也是半文盲,也讲“费话”,“”、“傅”不分。果真如此,还有编剧呢?剧本是你写出来的,就像妇女怀孩子一样,电视剧一旦拍成,如同孩子出生,你总得从头到脚看上一眼吧。果能这样的话,演员念错的字也该不会从你的眼皮底下溜掉啊!难道这位编剧也不知道“会稽”如何读吗?我想这不大可能。那么,最有可能的是十有八九电视剧拍完之后,编剧压根儿就无暇过目。

据说,时下编电视连续剧是最来钱的活,一集少则几千,多则数万,常常是边侃边编,边编边拍,有时甚至还出现等米下锅的情况。编剧们忙得不亦乐乎,“朝脱于手,暮刊于木”;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,卖完剧本拉倒,哪有什么闲工夫来“回头看”你拍成了什么东西。更何况一部几十集的连续剧,大多不是一人独创,而是众手凑成,谁还有闲心来管“终审”这一档事呢。

古人云“文章千古事”,就是说文章是写给人家看的,写得好可以千古流芳,写得不好则留下千古骂名,因而不可不慎。拍电视剧较之古人写文章影响更大,无论编剧也好,导演也好,演员也好,一旦你的名字和形象在屏幕上出现,就意味着你在接受千千万万个家庭、千千万万双眼睛的检验和评判,哪怕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、出现丝毫的差错和疏漏,都逃脱不了观众的火眼金睛,真是应当慎之又慎啊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